文章導讀: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化療藥一般都是免疫抑制劑類,靠它來抑制某一個方面的功能,必然導致另外一些功能的反彈或降低,結果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甚至有些血液病患者因不能耐受化療,導致其他臟器損傷進而產生并發癥而死亡,靠壓、靠制這不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化療藥一般都是免疫抑制劑類,靠它來抑制某一個方面的功能,必然導致另外一些功能的反彈或降低,結果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甚至有些血液病患者因不能耐受化療,導致其他臟器損傷進而產生并發癥而死亡,靠壓、靠制這不是中醫的思想。
世間萬物此消佊長,對待矛盾宜疏不宜堵,以物制物,害莫大焉。
對待疾病的矛盾,中醫講究“調”,“調”就是調整,通過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提高人體自身的抗病力,而達到去病的目的,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治療要因病制宜,更主要的還是選方用藥要穩、要準,輕重緩急拿捏到位。因人因病而用,因時因地而采集,親自炮制,這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環,也是能夠戰勝疾病的關鍵所在。
http://www.tcichem.cn/xueyebingchangshi/3842.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栗建華:中醫角度談疾病的“調”養] 的內容分享;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經長期臨床研究,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邪毒”所致,如放射線、化學藥品,農藥、病毒、細菌等均為中醫“邪毒”范疇。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他提出“邪毒傷腎”的理論,創立了“解毒透邪、瀉實固本”,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