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血液系統疾病多半是難治性疾病, 發病隱匿,即使患病,病人常不能自己察知,多因其他疾病就醫或健康體檢時而被發現。因此提高對本病的認識,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免給健康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顯得尤為重要。
血液病亦稱為造血系統疾病,包括原發于造血系統疾病(如白血病原發于骨髓組織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統疾病(如缺鐵性貧血等)。其中大多數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惡性改變;也可以是繼發的,其他系統的疾病如營養缺乏、代謝異常及物理化學因素等也可以對骨髓系統造成不良反應,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較明顯改變者,亦屬血液病的范疇。
血液系統疾病多半是難治性疾病, 發病隱匿,即使患病,病人常不能自己察知,多因其他疾病就醫或健康體檢時而被發現。因此提高對本病的認識,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免給健康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顯得尤為重要。
血液病患者由于機體免疫力較低,不能抵抗菌素細菌的侵襲,所以應做好預防感染等措施。
注意休息 加強營養保持病室清潔、空氣新鮮,定期紫外線消毒,限制探視防止交叉感染,如白細胞計數小于1×109/L,就進行保護性隔離。正患感冒的醫護人員不得進入病房。需注意患者全面補充營養,以增加機體抵抗力。
觀察 注意檢查口腔、皮膚、呼吸道、消化道、肛門、泌尿系等易發生感染的部伴,密切機密體溫的變化,如出現發熱,多提示患者存在感染,應仔細尋找感染灶。早期足量的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保持皮膚、口腔清潔衛生 定期洗澡換衣,年老體弱久臥病床者應注意預防褥瘡。便后坐浴,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防肛周感染,女性患者經期應每天清洗會陰部;用餐后及睡前用生理鹽水、制菌霉素粉、慶大霉素等配成的溶液漱口粘膜有潰瘍時用口瘡散或粘膜潰瘍膏局部涂敷。
藥物的應用 除注意清法消毒外還應按醫囑選用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慶大霉素、粘菌素、制霉菌素、萬古霉素等以殺滅或減少腸道的細菌和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