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輕度的紅細胞增多癥可無臨床表現。重者由于血粘度增加,血流淤滯,血容量增加,使心臟負荷加重,引起多個臟器的功能障礙,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
紅細胞增多癥是指單位容積血液中紅細胞數量及血紅蛋白量高于參考值高限。多次檢查成年男性紅細胞計數>6.0×10ˇ12/L,血紅蛋白>170g/L,成年女性紅細胞計數>5.5×10ˇ12/L,血紅蛋白>160g/L即認為增多。
紅細胞增多癥首先可以分為相對性和絕對性增多,后者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者又可以分為先天性和后天獲得性,后者通常即指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輕度的紅細胞增多癥可無臨床表現。重者由于血粘度增加,血流淤滯,血容量增加,使心臟負荷加重,引起多個臟器的功能障礙,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
① 神經系統:嗜睡、煩躁不安、抽搐、肌張力低下。
② 呼吸、循環系統:呼吸急促、發紺、呼吸暫停、心臟擴大、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水腫。
③ 消化系統:溢奶、吐奶、腹脹、腹瀉。
④ 血液系統;黃疽、血小板減少、消化道出血、DIC.
⑤ 泌尿系統:血尿、蛋白尿、少尿、無尿。
⑥ 代謝方面: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鎂、酸中毒。
⑦ 其他:壞死性腸炎,腦、冠狀動脈、腎及大網膜等血管的栓塞,陰莖異常勃起等
http://www.tcichem.cn/hongxibaozengduo/1702.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紅細胞增多癥的臨床表現] 的內容分享;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經長期臨床研究,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邪毒”所致,如放射線、化學藥品,農藥、病毒、細菌等均為中醫“邪毒”范疇。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他提出“邪毒傷腎”的理論,創立了“解毒透邪、瀉實固本”,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